
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背景下,泰山城建集团权属泰山城区热力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精准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紧密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莱热入泰”长输供热管线项目,进一步建强能源保障体系,努力让城市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作为全省首个跨市级行政区域的工业余热利用项目,“莱热入泰”长输供热管网工程项目总投资18亿元,自济南市莱芜区华电莱城电厂起始,穿越8个镇区、36个村庄、7条河流、3次铁路以及1次高速公路,最终延伸至泰安市博阳路。共敷设两条DN1400高温水供热管道,全长51公里,配套建设1座中继泵站和1座隔压站。2024年列入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
2022年12月,“莱热入泰”长输供热管网工程正式启动;2023年8月,泰安标段开工;同年10月,莱芜标段接续开工,项目建设全面铺开,2024年8月,岱岳区工程标段实现贯通。一个个时间节点如同年轮般,记录着项目进展的“里程碑”。
在50.6公里的管线跨度中,共需穿越9条河流,河流中存在巨石、深陷区等不可控因素,且正值汛期,施工任务繁重而艰巨。为高质量完成供热管道敷设,泰山城区热力有限公司积极对接河道管理部门,制定围堰施工方案、穿越方案和应急措施,并克服地下水位高、不良地质等复杂地层环境,特别是在芝田河过河施工过程中,于河中心位置挖掘到一块约2米*3米坚石,因石块重量巨大,且无法动用破碎机、挖掘机等传统方式破除,泰山城区热力有限公司经过详细调研,决定采用静力爆破方式,将爆破孔内逐个注入破碎剂并使之发生反应,成功将整块岩石破碎,有效缩减了施工工期。
芝田河过河段施工
在管道接口焊接工序中,不仅要求焊缝的强度和密封性,还要考虑管道的材质、规格、形状、工作压力、温度、介质等因素,因此,大口径管道焊接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作。每根管道每个工序需重复6次、每次焊接耗时约10小时,在作业完成后还要对每一个焊口进行无损探伤检测和接口保温处理,仅焊接DN1400口径的供热管道就超过8000根。同时,为确保设备与作业质量的可追溯性,泰山城区热力有限公司实施二维码溯源机制,通过在每根管道内印制生产溯源二维码和技术工艺二维码,实现全流程的过程监管与可追溯,为设备质量和作业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土建施工基础,到电预热工艺,再到探伤检测与回填作业,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泰山城区热力有限公司对品质与效率的极致追求。截至目前,“莱热入泰”项目已完成6条河流穿越工作,管沟开挖31.5公里,管道敷设27.5公里。
山口文化路施工现场
范镇祝阳段施工现场
“项目建成后,将增加供热能力2500万平方米,最终形成南部国能泰安热电、西部河海热源、东部莱热入泰项目三大主力热源共556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满足泰城到2035年中远期用热需求,进一步为泰城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泰城城市首位度提供重要支撑。”项目负责人说。
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泰山城区热力有限公司将坚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加快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用。